俗話說,“造謠一張嘴,辟謠跑斷腿”。近年來,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人們在快速獲得信息的同時,也讓一些謠言借機快速傳播,很多聽上去“似曾相識”“有鼻子有眼”的謠言,讓人真假難辨,并在大量轉發之后,誤導公眾認知或造成恐慌,進而破壞網絡生態,擾亂公共秩序。
今年8月以來,按照“清朗•打擊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”專項行動統一安排,中央網信辦舉報中心會同網絡綜合治理局,以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為依托,組織12家網站平臺開展網絡辟謠標簽工作。
顧名思義,辟謠標簽工作就是給謠言貼上“識別碼”。一方面通過曝光謠言、廣而告之,全力打壓網絡謠言傳播空間,降低網絡謠言的負面影響;另一方面,擴大辟謠聲音覆蓋面,將更多網站平臺吸納進來,讓辟謠信息到達每一位網民身邊。截至10月底,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共梳理存量謠言樣本3342個,并對8萬余條存量謠言標記辟謠標簽。
標記辟謠標簽是直面網絡謠言這一頑瘴痼疾的積極探索。雖然給網絡謠言帖子標注辟謠標簽屬于后置行為,但相比以往一刪了之的簡單方式,給謠言貼上“識別碼”并公開曬在網絡平臺上,能有效避免陳年舊謠再次“翻紅”,有助于網民通過搜索比對樣本庫提高鑒別真假的能力,做到不造謠、不信謠、不傳謠;同時,也可借此機會統籌運用各大網站平臺資源,在監測、發現、辟謠、處置等流程中形成合力,提高辟謠質效。
總之,要全面系統治理網絡謠言,還需在分類研判處置、加大溯源追責力度、健全完善辟謠機制、壓實平臺主體責任等方面落實落細。各大網站平臺可以建立和動態更新樣本庫,研究完善算法規則,運用技術手段進行比對匹配,向接觸過謠言和虛假信息的用戶精準推送相關辟謠信息,以此擴大權威信息的覆蓋面和觸達率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。網絡空間天朗氣清、生態良好,符合人民利益。網絡空間烏煙瘴氣、生態惡化,不符合人民利益。誰都不愿生活在一個充斥著虛假、詐騙、攻擊、謾罵、恐怖、色情、暴力的空間。網絡謠言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,難以一蹴而就,需久久為功。標記辟謠標簽是網絡辟謠工作的一種積極探索,是深入整治網絡謠言亂象的重要舉措。通過不斷健全完善網絡謠言的監測、發現、辟謠、處置全流程工作規范,并加以分類研判處置、加大溯源追責力度、健全完善辟謠機制、壓實平臺主體責任,使網絡謠言無處藏身,讓人民群眾在清朗網絡空間中享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(作者:西部法制報 高虎)
>>>投稿郵箱swjpl2022@163.com,期待您的參與!
提升公民網絡倫理素養,增強網民法治意識、責任意識、自律意識,凈化網絡空間,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。
微信號:陜西省網絡舉報中心
英文ID:shaanxijubao
編輯:徐瑞霞